光伏产业链上游产品(包括工业硅、多晶硅、硅片)价格一改此前的持续下滑走势,出现企稳回升。数据显示,以多晶硅单晶用料为例,8月21日报价72元/千克,自7月21日65元/千克企稳回升以来,已累计上涨10.77%。
光伏硅料龙头国内市占率达到30%
【资料图】
8月21日晚间,硅料和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。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营收740.68亿元,同比增长22.75%;归母净利润132.7亿元,同比增长8.56%。分业务来看,光伏业务贡献营收约80%,饲料业务贡献营收约20%。公司半年度净利润再创新高。
公司硅料产能持续提升,国内市占率达到30%左右,生产成本降至4万元/吨以内,优势壁垒高筑,龙头地位稳固;同时公司TOPCon电池进展顺利,转换效率不断提升,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,看好公司技术不断突破带来的红利优势。
公司同时发布两项投资建设公告,宣布计划在四川乐山两地合计投资200亿元,建设16GW拉棒、切片、电池片项目,加快建设“中国绿色硅谷”。公司拟在乐山市峨眉山市和五通桥区分别建设年产16GW拉棒切片项目、年产16GW电池片项目。两个项目均力争2024年底建成投产,2025年底达产。
截至半年报,通威股份已形成超42万吨高纯晶硅产能、90GW太阳能电池产能以及55GW组件产能。公司高纯晶硅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,2022年国内市占率超过30%。
上游硅料硅片价格的企稳回升
近段时间硅料硅片价格上涨。一方面,受上半年硅片价格持续低迷影响,很多中小厂商压力过大导致产能关闭,整体供给有所收缩。另一方面,8月份至10月份是光伏装机旺季,终端需求逐步改善,产业链下游积极补库存,推动上游硅料硅片价格的企稳回升。
数据显示,除多晶硅单晶用料外,四川、云南、江苏等地多地工业硅产品价格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企稳回升,近一个月,各型号工业硅产品涨价幅度在100元/吨至700元/吨不等;华北地区M6、M10、G12型号硅片价格也分别累计上涨7.41%、18.18%和9.21%。
整个市场的硅料价格近段时间都在缓慢回升。主要是由于2022年硅料价格上涨过快,2023年年初出现周期性调整,叠加前期大部分企业扩张产能释放效应,下游需求释放有所放缓。在经历了一波降价之后,近段时间随着硅料、硅片价格企稳,订单的价格情况正在逐步恢复到上下游平衡的状态。
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《2023-2028年中国硅料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》显示:
硅片端正由前期供应小幅过剩转向供需平衡。供给方面,部分企业正加紧生产出货,绝大部分硅片企业正维持满负荷生产。需求方面,三季度N型电池产能集中释放,带动N型硅片需求大增,电池端目前利润可观,不少专业企业也已经接近满负荷生产。
近期光伏上游产品价格企稳回升,也与光伏电池的N型产品需求增加有关。随着N型电池片尤其是TOPCon组件快速放量,N型电池片需求大幅提升,TOPCon组件2022年实际扩产约110GW,2023年1月份至4月份扩产约400GW,“N型电池片对晶体品质和氧碳含量要求很高,要求更高的少子寿命和更低的氧含量,其需求的增大将带动产业链整体品质的提升。”
目前来看,上游的硅料硅片行业整体产能依然过剩,短期回暖是由于供给端部分停产,而非产能不足。库存方面,硅片库存依然较高,未到大规模补库存阶段。下游的光伏组件安装旺季基本在8月份至11月份,硅片是光伏的上游,提前一个月价格企稳,结束也会提前一个月,所以支撑价格走高只是短期行为,很难持续。
光伏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60%
今年上半年,中国光伏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。从制造端看,多晶硅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60%;从应用端看,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7842万千瓦,同比增长154%;从进出口看,上半年光伏行业出口总额超290亿美元,同比增长约13%。作为中国制造业绿色新动能,光伏产业已成为中国工业经济一大亮点。
加快光伏大基地建设是中国推进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举措。今年上半年,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,其中光伏发电新增并网7842万千瓦,同比增长154%。目前,光伏累计发电装机仅次于火电,已成为中国第二大电源。
光伏产业快速发展,有效激发相关投资活力。上半年,国内光伏发电完成投资超过1300亿元,约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的50%。“甘肃、新疆、山西、湖北、云南、广东等地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提速,完成投资额均超过100亿元。山东、河南、浙江加大城镇和乡村分布式光伏布局建设力度,完成投资额均超过120亿元。内蒙古、甘肃也在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。”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说。
在协鑫科技宁夏中卫5GW(吉瓦)颗粒硅应用示范基地生产车间,一辆辆自动导引运输车来回穿梭。从加料到取棒,该项目已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和自动化操作。
“颗粒硅是一种颗粒状的多晶硅,是光伏硅料环节的新一代技术。去年底我们颗粒硅每月产能刚超1万吨,到今年6月底,颗粒硅月产能已经超过2万吨。从市场份额看,我们生产的颗粒硅市场占比从去年底的10%左右提升到现在超15%,可以说一直在加速跑。”协鑫科技助理副总裁宋昊告诉本报记者。
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中国多晶硅产量超过60万吨,硅片产量超过250吉瓦,电池片产量超过220吉瓦,组件产量超过200吉瓦,均实现高速增长。
以多晶硅为例,10多年前多晶硅价格约在每吨50万美元左右,目前其市场平均价已降至每吨7万元人民币左右。从应用端看,技术创新正推动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持续下降,大部分地区光伏度电成本已低于煤电水平。
《2023-2028年中国硅料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》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,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、发展现状、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,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、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、行业的发展建议、行业竞争力,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。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,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