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大的化债举措出台 会起什么作用?
时间:2024-11-12 13:34:47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新闻1+1丨最大的化债举措出台 会起什么作用?

在今年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增量政策里,化解隐性债务的相关方案措施是重头戏。11月8日,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审议通过,地方化债“三箭齐发”: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增加6万亿元;从2024年开始,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,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;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,仍按原合同偿还。

如何理解这样的政策思路?怎样看待它的规模和影响?直接利好是什么?跟老百姓又有没有关系?《新闻1+1》主持人白岩松连线宏观经济学家、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进行解读分析。

债务化解政策

是否就是经济刺激政策?

白岩松:市场上一直有传闻说中央可能会出台十万亿的经济刺激经济计划,当上周五“靴子落地”发现是化债计划,刚开始也有些人会觉得不过瘾。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这是经济刺激的方案之一吗?还是考虑安全性的一种举措?

宏观经济学家、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:首先这次的化债措施本质上是“置换”的概念,与大家所想象的财政支出扩大、货币政策提速的关联度不是太大,它更多的是从风险控制和改革促进的角度来进行调整。

过去到现在,我们已经推行了五轮化债,债务置换也进行了好几轮,目前这一轮的置换工作是我们政策增量工作中很重要的举措。它能够起到防止地方出现“爆雷”、消除风险隐患的作用,同时也为我们下一步扩内需和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资金空间。当然,也为地方流动性盘活提供了很好的支撑。

同时我们还要看到,在这一次的方案里,也强调了对于投融资平台要进行改革,对于债务管理体系要进行重构,这与我们三中全会所提出的财税体制改革是相契合的。因此不能简单把它视为刺激政策的一部分,但是它会为我们扩内需、促改革、控风险,打下基础性的作用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它的作用性比简单的刺激政策的作用性会更大。

债务化解的总规模到底是多少?

钱从哪里来?

白岩松:这次债务化解的总额,到底是6万亿?10万亿?还是12万亿?钱从哪儿来?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?

宏观经济学家、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:从化债总额来讲,12万亿是很确定的,但是这12万亿的跨度比较大。从近三年来看,密集安排8.4万亿元,短期会产生非常直接的作用。

必须看到,这次是通过发行地方债和地方专项债的一些举措,筹措资金来进行债务置换,这个置换首先不是简单地印钱,实际上是通过我们的金融市场来筹措资金。置换之后,用于地方国民经济急需的一些环节里,起到经济扩张盘活的效应,因此不能等同于印钱。

当然在目前产能过剩、供给过大、需求不足的环境里面,适度扩张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量,以及整个货币发行的量,也不会带来一般想象中的通货膨胀,反而会使经济进入到一个常态化状态。

地方需要消化的

隐性债务总额大幅下降

白岩松:关注这次化债方案的时候,人们也看到了一种公开,那就是关于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规模。对于这一数据,大家也在猜,但是并不知道究竟有多少,而这次得到了明确。到2023年年底的时候,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.3万亿元。您怎么看待这样的透明度,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好处?

宏观经济学家、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:对于债务的阳光化、显性化、规范化,是一个有为政府提升能力的关键,所以从2014年以来,我们也一直遵循这样的一些原则推进工作。这一次很重要的是将各种隐性债务的项目逐个甄别累计来进行核实,这也显示了我们要进行大调整、大改革的决心。

从这次一揽子化债“组合拳”,尤其是超大规模的置换工作来讲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所有的隐性债务在阳光下,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来进行管理,同时拉开我们对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改革,拉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序幕,这对于未来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的财政体系,也将具有很好的作用。

解决存量债务风险的同时

如何防止新增隐性债务?

白岩松:财政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强调,在解决存量债务风险的同时,必须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。如何真正实现解决老问题,不出新问题?

宏观经济学家、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:财政部长讲了三个举措来加强监管(监测口径更全,预算约束更强,监管问责更严),这些都是当前非常重要的、能够采取的举措。

如果我们回归到三中全会所列出的改革内容,对于目前地方隐性债务的问题,我们一定要从过去十年化债的经验中吸取一些教训,也就是说我们经常会出现新的一些隐性债务的累积,这种累积来自我们财权、事权的不匹配,来源于地方政府职能和功能定位的不科学,也来源于我们目前权利和义务之间的不对等,因此这里面很重要一些中期部署,就是必须进行财税体制改革,对于政府职能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职能重新定位,改革目前一些不合理的各种制度设计,这才是一个治本之策。

化债政策出台,老百姓如何受益?

白岩松:对于非常专业的化债计划,很多人也会关注我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?是直接还是间接得到?是过很久才能够得到,还是很快就能得到?怎么看待老百姓的这样一种猜测和期待?

宏观经济学家、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:目前的这次化债方案,一是为地方政府进行了减负,二是为地方政府的功能恢复提供了基本前提,第三个很重要的就是为地方政府扩张性的政策提供了资金空间。这些东西都会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。

只有地方政府的资金到位后,才能进行一些民生工程的建设,才能够对我们9月26日部署的一系列增量政策,提供积极的财政支持。下一步会围绕五个方面,对于我们企业和居民产生直接的效应。

当然,同时我们还会看到,由于这一次化债方案,直接使原来承担隐性债务的一些企业和个体,能够快速获得资金,而不会出现一些违约现象,也能够使资金的运转、企业的经营恢复到正常的状况,这当然也会利于就业,有利于我们老百姓各种收入的恢复,也会起到一个间接的促进作用,所以这也可以看作对大家持续获利的一个政策举措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最大的化债举措出台 会起什么作用?

    新闻1+1丨最大的化债举措出台 会起什么作用?在今年我国出台的一系

  • 10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19.6万辆 同比增逾五成

   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电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(下

  • 同江市总工会用心用情用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工运事业力量

    同江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、打基础

  • 黄河大闸蟹6小时可达京津-天天聚看点

    记者10月11日获悉,为了让黄河大闸蟹尽快送达客户,国铁太原局和中

  • 天天新资讯:夜间集约化施工:高速公路隧道射流风机更换

    金丽温高速是连接金华、丽水、温州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,一直承担着

  • 沪指开盘多少?涨势如何? 每日热点

    市场主要指数集体高开。上证指数涨0 74%,报3241 43点,深证成指涨0

  • 国庆“文博游”火爆 持续释放消费潜力

    从国潮体验中领略时尚与传统的融合之美,在非遗展演里感悟古老技艺

  • 【环球新视野】2016年至2023年北京副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.2%

    中新网北京10月11日电 (记者 陈杭)北京副中心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

  • 《林中千年树 枫叶万代红》林枫生平业绩陈列展开展_当前消息

    近日,林枫同志故居纪念馆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以《林中千年树 枫叶万

  • (中国新貌)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科技强国建设跑出“加速度” 焦点快播

   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这块坡耕地坡度比较大,水土流

  • 国家统计局报告:全国超大城市规模增至11个

    国家统计局23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,202

  • ​西平县专探双河小学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会

    为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,保护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,保障学校的

  • 动能澎湃 “数”读75年来中国服务业焕“新”发展

    来源标题:【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】动能澎湃 数读75年来中国服

  • 国家统计局:2023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19.5% 天天微资讯

    中新网8月31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,为动态监测我国经济发展新

  • “数”说我国航空货运高质量发展 货运航线网络越织越密 天天百事通

    数说我国航空货运业高质量发展 货运航线网络越织越密央视网消息:

  • 快消息!固始警方成功劝投一名收赃人员,追赃2万元

    “砺刃”行动开展以来,固始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紧盯群众身边的案件,严厉

  • 旅游
    • 今日快讯:驻马店市驿城区老河乡:争创“产业兴旺星” 开启振兴“雁阵图”

    • 禁止驶入!东海实弹射击训练

    • 巴西科林蒂安队球迷大巴翻车至少7名球迷死亡

    • AI大潮下 金融从业人员如何应对?